简介
![Cefixime结构式 Cefixime结构式](http://img.vvchem.com/img/baike/2013/7/28/1374985156686339.jpg)
Cefixime结构式
头孢克肟(Cefixime) 是一种口服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
别名:氨噻肟烯头孢菌素,世福素、达力芬、特普宁、诺百优。
化学式:C16H15N5O7S2
分子量:453.452 g/mol
性状
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味,具轻微特异臭,易溶于甲醇、二甲亚砜,略溶于丙酮,难溶于乙醇,几不溶于水、醋酸乙酯、乙醚、己烷中。
适应症
适用于支气管炎、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胆囊炎、胆管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
用法用量
(1)成人和体重30kg以上的儿童:口服,每日2次,每次服 50~100mg,重症可增至200mg/次。
(2)小儿:口服,每日2次,每次服1.5~3mg/kg。此外,可以根据症状适当增减,对于重症患者,每次可口服6mg/kg。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及早产儿、高龄患者均应慎用。肾功能不良者应减量应用。
[制剂与规格]胶囊剂:50mg/粒,100mg/粒。
颗粒剂:50mg/袋。
注意事项
(1)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禁用。肠炎患者慎用,6月以下儿童不宜应用。过去有青霉素过敏休克病史的患者慎用该品,因亦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2) 肾功能不全者血清半衰期延长,须调整给药剂量。
(3)相同剂量混悬剂与片剂服用后以前者为高。血药浓度以前者为高。
(4)治疗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疗程至少需10天。
(5)中耳炎患者宜用混悬剂治疗。
不良反应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http://img.vvchem.com/img/baike/2013/7/28/1374985157388977.jpg)
泌尿系统
罕见休克症状,如遇不适感,口内异常感,哮喘,眩晕,便意,耳鸣,冒汗等症状,应停药。本人有休克史者禁用。家族对β-内酰胺类有过敏史者,应慎用。约有0.4%人出现皮疹红斑、瘙痒等过敏症。偶见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增多(1.1%),罕见血小板减少,伪膜性结肠炎。头孢烯类有溶血性贫血报道。偶见SGOT,SGPT,碱性磷酸酯酶上升,约2.9%。偶见BUN上升。偶见消化道的腹泻、胃痛、心窝病、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等,约占2%。罕见口炎、念珠菌病、维生素K和维生素B缺乏、头痛等。总的副反应约占2.5%。
药物毒理
该品为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无乳链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摩拉卡他菌及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等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该品对 D组链球菌、肠球菌属、李斯忒菌、多数葡萄球菌、肠杆菌属、绿脓杆菌及其他假单胞菌属无作用。头孢克肟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与青霉素结合蛋白3、1a和 1b有高度亲和力,使细菌细胞壁合成受阻,细菌迅速溶解、死亡。
该品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 40%~50%。口服混悬剂的生物利用度比口服片剂者约增高 10%~25%。单次口服 100mg及400mg片剂后平均血药峰浓度分别可达 2mg/L及 3.7mg/L。口服后 24h内约 50%以原形由尿排出。血浆蛋白结合率约 65%。血清消除半减期 3~4h。该品很少经血透或腹膜透析清除。肾功能减退者其半减期延长,但肌酐清除率<0.334ml/1.73平方米?秒时才需调整剂量。
药理作用
![前列腺 前列腺](http://img.vvchem.com/img/baike/2013/7/28/1374985158074140.jpg)
前列腺
该品为广谱第三代头孢抗菌素。大多数革兰氏阴性(G-)需氧菌对CFX敏感,而产酶和不产酶的金葡菌、表皮萄葡球菌则不敏感。另外,CFX对肠道球菌及拟杆菌属作用很弱,对假单孢菌属如绿脓杆菌基本无效。Krepil等人将CFX与头孢氨苄(CPL)头孢克罗(CC)以及奥格门汀(Au)等口服抗生素的抗菌作用进行了比较,CFX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和伤寒杆菌的作用比CC和Au强 8~10倍。
CFX对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高度耐受,因而对粘膜炎布兰汉氏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相当敏感。
口服片剂只能吸收40%~50%并且缓慢;口服悬浮液吸收较迅速完全。口服50mg、100mg和200mg,4小时后血浓度分别为0.69、1.13和1.95μg/mL。
口服CFX片剂100mg,200mg,400mg后,峰浓度分别为1.4μg/ml,2.63~2.92μg/ml,3.85~4.84μg/ml。达峰时间平均为3~4h。饱腹时,血药和尿药峰浓度基本无变化,食物可使达峰时间略延迟。CFX的t1/2为3~4h,比其它口服头孢菌素显著延长。该品生物利用度为45%。
CFX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6名健康志愿者口服400mg后 6~7h,平均组织峰浓度为3.3μg/ml,胆汁中为190μg/ml,前列腺为0.83μg/ml。在痰液、扁桃体、中耳分泌物、胆汁中分布良好。
CFX 32~50%以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而头孢克罗、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的原形尿排泄为80%~1
![皮疹 皮疹](http://img.vvchem.com/img/baike/2013/7/28/1374985158683608.jpg)
皮疹
00%。当病人肌酐清除率低于20ml/min时,CFX的肾清除率可降低50%以上,t1/2可增至11h。CFX在粪便中的浓度很高,说明口服吸收弱。Faulkner RD等对年青人(18~35)岁和老年差别不显著,不必调整剂量。目前尚未发现 CFX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头孢克肟 头孢克肟](http://img.vvchem.com/img/baike/2013/7/28/1374985159307642.jpg)
头孢克肟
(1)该品与下列药物有配伍禁忌;硫酸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盐酸金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土霉素、粘菌素甲磺酸钠、硫酸多粘菌素B、葡萄糖酸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林可霉素、磺胺异恶唑、氨茶碱、可溶性巴比妥、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盐酸苯海拉明的其他抗组胺药、利多卡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哌甲酯、琥珀胆碱等。偶亦可能与下列药品发生配伍禁忌:青霉素、甲氧西林、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苯妥英钠。丙氯拉嗪(Prochlorperazine)、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水解蛋白。
(2)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等强利尿药,卡氮芥、链佐星(streptozocin)等抗肿瘤药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该品合用有增加肾毒性的可能
(3) 棒酸可增加该品对某些因产生B内酰胺酶而对之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
(4)【食物禁忌】不要食用卤水豆腐。
药代动力学
口服片剂只能吸收40%~50%并且缓慢;口服悬浮液吸收较迅速完全。口服50mg、100mg和200mg,4小时后血浓度分别为0.69、1.13和1.95μg/mL。口服CFX片剂100mg,200mg,400mg后,峰浓度分别为1.4μg/ml,2.63~2.92μg/ml,3.85~4.84μg/ml。达峰时间平均为3~4h。饱腹时,血药和尿药峰浓度基本无变化,食物可使达峰时间略延迟。CFX的t1/2为3~4h,比其它口服头孢菌素显著延长。
该品生物利用度为45%。CFX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6名健康志愿者口服400mg后6~7h,平均组织峰浓度为3.3μg/ml,胆汁中为190μg/ml,前列腺为0.83μg/ml。在痰液、扁桃体、中耳分泌物、胆汁中分布良好。CFX 32~50%以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而头孢克罗、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的原形尿排泄为80%~100%。当病人肌酐清除率低于20ml/min时,CFX的肾清除率可降低50%以上,t1/2可增至11h。CFX在粪便中的浓度很高,说明口服吸收弱。Faulkner RD等对年青人(18~35)岁和老年差别不显著,不必调整剂量。目前尚未发现CFX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
分散片制剂
名称:头孢克肟分散片。规格:50mg*6片*300盒。
成份:该品主要成份为头孢克肟。性状:该品为类白色片。
产品功效
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继发感染,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胆囊炎、胆管炎;猩红热;中耳炎、副鼻窦炎。
用法用量
成人和体重30公斤以上的儿童:口服,每次1-2片,一日二次。此外,可以根据年龄、体重、症状进行适当增减,对重症患者,可每次口服4片,一日二次。
胶囊制品
药理毒理
该品为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对多数B-内酰胺酶稳定,许多产青霉酶和头孢菌素酶菌株仍对该品敏感。头孢克肟在体外和体内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革兰氏性阴性杆菌如流感杆菌(包括产酶株)、卡他莫拉菌(包括产酶株)、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淋球菌(包括产酶株)均具有良好搞菌作用。头孢克肟在体外对肺炎球菌、副流感杆菌、普通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多杀巴斯德菌、普罗威登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粘质沙雷菌、异型枸橼酸菌亦具搞菌活性,但其临床有效性尚未确立。该品对葡萄菌抗菌作用差,对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脆弱拟杆菌、梭菌属等无抗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
口服该品后约40%-50%吸收。口服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4小时。血清蛋白结合率为70%。表观分布容积为0.11L/kg。半衰期为3~4小时。口服后体内分布良好,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24小时内约20%给药量经尿排出。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不能清除该品。
适应症
该品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咽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耳炎、尿路感染、单纯性淋病(宫颈炎、尿道炎)等。
用法用量
成人每日200mg,可单次或分2次口服。重症加倍。儿童体重≥50kg或年龄≥12岁时用成人剂量。儿童每日1.5-3.0 mg/kg,重症加倍治疗单纯性淋病时宜400 mg单剂疗法。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大多短暂而轻微。主要为腹泻、粪便异常、头疼、恶心、腹痛、皮疹等,极少数患者GPT、GOT升高。(详见产品说明书)
禁忌症
对该品或头孢菌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过去有青霉素过敏休克病史的患者慎用该品,肠炎患者慎用,6月以下儿童不宜应用。
2、肾功能不全者血清凌晨衰期延长,须调整给药剂量。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高龄患者慎用。
口含片的制备
头孢克肟(cefixime)在其C7位上结合有苯甘氨酸类的基团,从而具备可口服吸收的结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有较高的疗效,因此开发头孢克肟新剂型、新工艺具有很好的前景。固体分散技术主要是通过微粉化、固体分散体和粉状溶液或溶剂沉积等技术达到高度分散,从而提高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
处方:头孢克肟50 g,PVP 50 g,蔗糖粉300 g,甲醇、硬脂酸镁适量,共制成1000片。
制法:
将头孢克肟、蔗糖粉末加入适量甲醇中,在60℃~65℃水浴中加热至完全溶解后加入处方量的PVP并搅拌使其溶解;使用吹风机不断挥干甲醇至糊状,制成固体分散体。将固体分散体与60℃减压干燥4h后取出研碎。然后继续干燥2h,所得粉末过18目筛,加入适当润滑剂,混匀压片,即得头孢克肟口含片。
相关信息:
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分散状态是质量评价的重要项目。由于固体分散体在贮存过程中存在老化问题,因而稳定性的检查以及与药物分散状态密切相关的溶出度或溶出速率的体外试验以及体内生物利用度试验均是固体分散体的研究项目。
头孢克肟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干燥时采取真空干燥法,温度控制在60℃~65℃范围。
由于头孢克肟在乙醇的溶剂中溶解度小,工业生产成本太高;而在甲醇中又很好的溶解性,故将蔗糖粉溶于甲醇,并测定其甲醇残留量。
用该方法制备的口含片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同时本研究也为头孢克肟的新剂型提供一种新方向。
呼吸道感染疗效
头孢克肟是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体内外研究显示,该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并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8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选用头孢克肟混悬剂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3~8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共82例,男55例,女27例,年龄1~13岁。上呼吸道感染58例,包括急性咽炎和急性扁桃体炎,下呼吸道感染24例,包括支气管炎和轻度肺炎。
方法
给药方法头孢克肟混悬剂,剂量1.5~3.0 mg/(kg/d),分2次服用,疗程3~10天,视感染轻重程度决定,用药期间停用其他抗生素。
疗效判断标准按卫生部药品评审1993年公布的抗生素药物临床研究原则4级评定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X线胸片4项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上述4项中1项未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有所好转但不明显;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者。痊愈和显效计为总有效。
结果
82例患儿中痊愈67例,占81.7%;显效7例,占8.5%;进步4例,占4.9%;无效4例,占4.9%;总有效率90.2%。不良反应1例,为轻度腹泻,停药后好转,不良反应率1.2%。其中疗程3~5天57例,占69.5%;6~10天25例,占30.5%;伴发热53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天2例,3天33例,4天12例,5天6例;药物口味喜欢和较喜欢71例,一般10例,不喜欢1例。
相关信息: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发展中国家儿童常见死因之一。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儿科门诊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咽扁桃体炎及支气管炎所占比例最大,在本组病例中分别占70.7%和26.8%。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病毒在某些大城市、生活水平较高地区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但考虑到居住条件的拥挤及社会经济条件,大部分患儿平时即存在咽部带菌症状,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亦很多见。因而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治疗上是一个突出问题。
头孢克肟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对G+菌中的链球菌属、肺炎球菌、G-菌中的淋球菌和黏膜炎布兰汉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菌属等临床常见病菌具有较强抗菌作用。其抗菌机制为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β-内酰胺酶具有高度稳定性及显著抑制细菌细胞膜上专门受体(青霉素结合蛋白)的能力。本组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口服头孢克肟混悬剂的总有效率达90.2%。显示头孢克肟用于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有效,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较理想的消除能力和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组资料显示,头孢克肟混悬剂治疗患儿呼吸道感染疗程3~5天占69.5%,6~10天占30.5%。66.1%患儿于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88.7%患儿于4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药物口味满意度达86.6%。综上所述,头孢克肟混悬剂疗效好、服用方便、口味好、不良反应少。
医学研究
金葡菌
目的分析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1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成两组,观察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其中72例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每天6mg/kg,bid;68例口服头孢拉定颗粒每天50mg/kg,tid。两组疗程均为5d。结果两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6.7%、94.4%和44.1%、76.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7.3%和88.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和4.4%。结论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头孢克肟为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其机制是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作用,尤其对淋球菌、肺炎链球菌、变形菌、产气杆菌、沙雷菌属等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对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头孢克肟在体内消除的半衰期较长,每日用药仅需一至两次。鉴于上述特点,该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用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自2003年2月~2004年5月的门诊和住院患儿,实验前48h均未接受抗生素治疗,140例患儿(排除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均符合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头孢克肟组和头孢拉定组。头孢克肟组7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6月~1岁24例,1~3岁32例,3~8岁16例;急性咽炎45例,扁桃腺炎27例(合并淋巴结炎6例)。头孢拉定组68例,男性40例,女性28例,6月~1岁22例,1~3岁33例,3~9岁13例。其中急性咽炎43例,扁桃腺炎25例(合并淋巴结炎7例)。两组病例在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给药方法、剂量及疗程
头孢克肟组:头孢克肟颗粒(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生产,商品名:世福素,批号200304021),口服6mg/(kg?d),bid。头孢拉定组:头孢拉定颗粒,口服50mg/(kg?d),tid。两组疗程均为5d。另采用相同的化痰、止咳、退热等对症治疗。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与体征、血常规、咽拭子培养作细菌学检查及不良反应等。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分为痊愈、显效、进步、无效。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4项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无效:用药72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有加重者。痊愈和显效的合计数与该组观察总人数相比的百分数为有效率。
统计学处理
使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临床疗效
头孢克肟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4.4%,头孢拉定组分别为44.1%和76.5%,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细菌学疗效比较
头孢克肟组72例中共获得74株致病菌,治疗后复查2株仍为阳性,细菌清除率为97.3%;头孢拉定组68例中共获得69株致病菌,治疗后复查8株仍为阳性,细菌清除率为88.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不良反应
头孢克肟组中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恶心,1例呕吐,1例腹泻;头孢拉定组中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恶心,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和4.4%,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较轻,分别予马叮啉和微生态治疗后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