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词典 T> 二硫氰基甲烷

二硫氰基甲烷

产品名称: 二硫氰基甲烷
CAS Registry Number: 6317-18-6
EINECS: 228-652-3  
别名: 扑生畏;二硫氰基甲烷; 亚甲基二硫代氰酸酯;
分子结构:
分子式: C3H2N2S2
分子量: 130.19138
密度:  1.403 g/cm3
沸点:  285.2 ºCat 760 mmHg
熔点:  102-106 ºC
闪点:  126.3ºC
折射率:  1.6
风险术语:  S26;S28A;S36/37/39;S45;S61
安全声明:  R25;R26;R34;R43;R50
危险品标志:  N: Dangerous for the environment;T+: Very toxic;

其他产品

二硫氰基甲烷相关信息

二硫氰基甲烷(MBT)

百科名片

  分子式 C3H2N2S2 分子量:130.19 外观:白色或浅黄色的针状晶体。 一种高效杀藻杀菌化学药物。本品为白色或浅黄色的针状晶体,熔点100-104 ℃,可溶于1.4-二氧氯环,N.N-二甲基甲酰胺,微溶于其它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水中溶解度约0.4%,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有良好的防腐、杀菌、灭藻的效果。

目录

基本信息

二硫氰基甲烷

二硫氰基甲烷

  MBT产品介绍
  二硫氰基甲烷(MBT) 是一种高效杀藻杀菌化学药物,本品为白色或浅黄色的针状晶体,熔点100-104℃ ,可溶于1.4-二氧氯环,N.N-二甲基甲酰胺,微溶于其它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水中溶解度约0.4%, 在酸性条件下稳定。
  MBT对于循环水中存在的主要细菌、真菌和藻类(各类真菌)都具有高效的杀灭效果,而且药效维持时间长,适应的PH值和温度范围较宽。使用3-4PPM的用量对异养菌、亚硝化细菌、硫盐还原菌、大肠杆菌、铁丝菌、厌氧菌、反硝化菌和硫细菌的杀菌率高达99%以上,对其它各类菌也能达到高的杀菌率。在清除各类真菌中二硫氰基甲烷比其他杀/除菌药物的效果更好。其原液稳定,在应用时又能迅速降/分解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具备高效低残留物,对人体/畜物无害。能够做到安全排放。是目前最佳的广谱杀藻/菌药物。
  MBT在油田中可以减少油层污染,防止粘土膨胀及杀菌防垢,增加产量。在造纸工业中对制浆中可以杀除各类藻类和各种真菌以提高出浆率。同时可以运用于循环冷却水的处理;远洋海轮船体外壳表面海生物的防除;电器材料、竹木制品、涂料、橡胶、皮革、帆布、浆糊、墨水等方面都有良好的防腐、杀菌、灭藻的效果。 MTB还可以配制成1%的二硫氰基甲烷乳油。其对农作物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剂。对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大麦条纹病、网斑病、坚黑穗病具有较高的防效。同时对种传细菌真菌和线虫所引起的其它病害亦有很好的防效,在推荐剂量下,对稻麦种子安全,且对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成秧率有一定作用。该产品是一种有机硫氰杀菌剂,对病原作物用位点多,能解决目前广泛使用的内吸性杀菌剂产生的抗性问题。处理稻种无须预浸,后不必清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MBT可制成无公害,无污染的鱼药,适用于各种水产养殖业的水质消毒,杀菌,是继氯,二氧化氯。二氯海因后的最新一代杀毒,杀菌药剂。

成分/组成信息

  二硫氰基甲烷:98%

理化特性

  外观与形状:白色至微黄色针状晶体,有刺激性气味。
  PH值:
  分子量:130.2
  熔点(℃):101-105
  相对密度(水=1):
  沸点(℃):无数据
  相对密度(空气=1):无意义
  饱和蒸汽压(kpa):无意义
  燃烧热(kj/mol):无数据
  临界温度(℃):无意义
  临界压力:无意义
  闪点(℃):无意义
  爆炸上限(v%):无意义
  自燃温度(℃):无数据
  爆炸下限(v%):无意义
  溶解性:25℃时水中的溶解度为0.28g/100g;25℃时甲醇中的溶解度为5.1g/100ml。
  主要用途:用于杀藻杀菌等水处理剂,可制成鱼药、农药。
  其他理化性质:在高于110℃时开始分解,205℃时迅速分解

毒理学资料及生态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81 mg/kg(大鼠经口);
  LC50:7.7μg/L/4小时(大鼠吸入);
  LD50:>2000 mg/kg(兔子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数据
  刺激性:对眼睛有腐蚀性,刺激上呼吸道,严重的可致命。
  致敏性:对皮肤有中等刺激性,可引起皮肤过敏。
  致突变性:无致突变性
  致畸性:无致畸性
  致癌性:无致癌性
  其他:
  生态毒性:
  水生动物毒性: LC50:0.6mg/L/96小时,虾
  鸟类毒性:LD50:42mg/kg,鹌鹑经口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他有害作用:

危险性概述及急救措施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 毒害品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吸入和吞食有毒,对眼睛有严重的刺激性,可引起皮肤过敏。
  环境危害:物质对水生物体有毒,在使用时避免释放到外界环境中。
  燃爆危险:可燃固体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中性肥皂和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果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则需要就医;衣物重新穿着前需要彻底清洗;丢弃受污染的鞋子。
  眼睛接触:分开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和温暖,如果必要提供人工呼吸。立即就医。
  食入:发生吞咽,用大量清水清洗口腔,给其喝水。立即就医。
  注:不要给失去知觉的病人喝任何饮料。根据症状具体处理治疗;无特效治疗药物,如果发生吞咽,必须不停催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