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别名】立其丁、苄胺唑啉、酚胺唑啉、Regilin,Rartin.
【
药效学】本品为α―受体阻断剂。能显著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容量,增加组织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改善内脏血流灌注,其作用比妥拉苏林强。
【
药动学】口服吸收快,但肝脏首过效应强,生物利用度低。约30min药液浓度达峰值,作用维持3―4h。降压作用在静注后2min或肌注15―20min产生,维持时间10~15min或3―4h,其静注和肌注后的Tmax分别为5min和20min。注射效力比口服强4倍。体内代谢迅速,主要由尿排泄。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如肢端动脉痉挛症、手足发绀、感染中毒性休克以及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试验,但做鉴别诊断时有致死报道,应慎用。近年来,还用于早搏、心力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喘憋型肺炎及哮喘、新生儿重症肺炎、胎粪吸收综合征、大咯血、高血压危象、重度妊娠中毒症降压等。此外,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对外漏发生组织局部坏死时,用本品局部浸润注射可获缓解。
【
毒副作用】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鼻塞、皮肤瘙痒;偶有恶心、呕吐等反应。
【
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及加重溃疡病等。静脉给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心绞痛,需缓慢注射或滴注。胃炎、溃疡病、冠心病患者慎用
【
相互作用】与胍乙啶合用,体位性低血压或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增高。
【
配伍变化】忌与铁剂配伍。
【
禁忌症】低血压、严重动脉硬化、心脏器质性损害、肾功能减退者忌用。
用法用量
口服:25―100mg/次,4―6次/d;肌注或静注:5mg/次,1―2次/d;静滴:5mg/次,以0.3mg/min速度滴注;诊断嗜铬细胞瘤:静注5mg,注后每30s测血压1次,连续测定10min,如在2―4min血压降低4.67/3.34kPa以上为阳性。
【
制剂】片剂:25mg/片;注射剂:5mg:1ml/支、10mg:1ml/支。
【
附注】①临床使用其盐酸盐(Hydrochloride)和甲磺酸盐(Mesylate)。②降压药、鸦片类镇痛剂,镇静剂都可使酚妥拉明试验呈假阳性,在试验前24h应停用上述药物。
临床研究
【功效主治】 1.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及治疗其所致的高血压发作,包括手术切除时出现的高血压,也可根据血压对本品的反应用于协助诊断嗜铬细胞瘤;2.治疗左心室衰竭;3.治疗去甲肾上腺素静脉给药外溢,用于防止皮肤坏死。 【化学成分】 甲磺酸酚妥拉明。
【药理作用】 本品为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
1 本品为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对α1与α2受体均有作用,能拮抗血液循环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使血管扩张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
2 拮抗儿茶酚胺效应,用于诊治嗜铬细胞瘤,但对正常人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甚小。
3 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心脏后负荷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与肺动脉压下降,心搏出量增加,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药物相互作用】 忌与铁剂配伍。
1 与拟交感胺类药同用,使后者的周围血管收缩作用抵消或减弱。
2 与胍乙啶同用,体位性低血压或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增高。
3 与二氮嗪同用,使二氮嗪抑制胰岛素释放的作用受抑制。
4 苯巴比妥类、导眠能等加强本品降压作用。
【不良反应】 较常见的有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鼻塞、恶心、呕吐等;晕厥和乏力较少见;突然胸痛(心肌梗死)、神志模糊、头痛、共济失调、言语含糊等极少见。
【禁忌症】 严重动脉硬化及肾功能不全者。
【用法用量】 1 成人常用量 ①用于酚妥拉明试验,静脉注射5mg,也可先注入1mg,若反应阴性,再给5mg,如此假阳性的结果可以减少,也减少血压剧降的危险性。 ②用于防止皮肤坏死,在每1000ml含去甲肾上腺素溶液中加入本品10mg作静脉滴注,作为预防之用。已经发生去甲肾上腺素外溢,用本品5~10mg加10ml氯化钠注射液作局部浸润,此法在外溢后12小时内有效。③用于嗜铬细胞瘤手术,术时如血压升高,可静脉注射2~5mg或滴注每分钟0.5~1mg,以防肿瘤手术时出现高血压危象。④用于心力衰竭时减轻心脏负荷,静脉滴注每分钟0.17~0.4mg。
2 小儿常用量①用于酚妥拉明试验,静脉注射一次1mg,也可按体重0.15mg/kg或按体表面积3mg/m2。②用于嗜铬细胞瘤手术,术中血压升高时可静脉注射1mg,也可按体重0.1mg/kg或按体表面积3mg/m2,必要时可重复或持续静脉滴注。
【贮藏方法】 遮光,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