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结构式]
1,4-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 2-[(3,3-二苯丙基)甲氨基-1,1-二甲基乙基甲酯
[外观] 白色或浅黄色固体
[分子式] C15H19N3O5S
[分子量] 611.73.
[CAS No.] 100427-26-7
[质量标准] 含量>99%
熔点118-120℃
[作用与用途] 医药中间体
药物名称
乐卡地平 lercanidipine
药物别名:再宁平 Lerdip,Zanidip,Masnidipine
分子式成分
(±)-2-[(3,3)-二苯丙基]甲氨基-1,1-二甲乙基1,4-二羟基-2,6-二甲基-4-(间-硝基苯基0-3,5-二羟酸吡啶盐酸盐。
制剂规格
薄膜衣片 10 mg
药理毒理
本品亲脂性较高,因此起效时间较慢,而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体内外试验表明,本品选择性血管扩张作用所致的负性肌力作用较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和非洛地平弱;而血管选择性强于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及拉西地平。此外,本品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保护终末器官作用。本品在治疗剂量时不干扰高血压患者的正常心脏兴奋性和传导性。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血流动力学无关。
临床评价
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表明[1],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予本品10或20mg,qd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舒张压降至≤12.0kPa或较基线降低 1.3kPa),10mg时为50%~66%;20mg时为86%,其各峰比值(T/P)高于0.8。研究表明,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予本品 10mg(qd)治疗4周以上的疗效至少与阿替洛尔50mg(qd)、坎德沙坦酯16mg?d-1、卡托普利25mg(bid)、依那普利20mg?d-1、氢氯噻嗪12.5mg(qd)、厄贝沙坦150mg?d-1及缓释硝苯地平25mg(bid)和氨氯地平10mg?d-1相当。本品对老年性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性高血压亦有效。若剂量增加至20或40mg?d-1,也可用于严重高血压,以及对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疗效不佳的患者。此外,本品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亦有效,且对血糖无影响。
药 动 学
本品为消旋体,有效部分为S型异构体。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口服10或20mg后,其Tmax为2~3h,Cmax分别为1.75和4.09μg?L-1,其AUC与剂量呈现非线性相关,表明此药物具有首过代谢的饱和性。食物可增加本品的吸收,12例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20mg,其Cmax由禁食的3.20μg?L-1增至高脂肪餐后的10.21μg?L-1,故推荐饭后服用。本品吸收后迅速分布、积聚在细胞膜脂质双层,蛋白结合率高于98%[1]。
本品口服后,主要由CYP3A4代谢而具有广泛首过效应,无活性代谢产物约50%由粪便排出,44%由尿排出。药物呈双相消除,终末消除半衰期(T1/2β)为2.8~3.7h。
适 应 证
在欧洲本品用于各型高血压;在英国只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不良反应
本品耐受性良性,据20个临床试验中心、共约1800例患者参与的试验结果表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安慰剂组为7%。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头痛、面约、无力、疲劳、心悸及踝关节水肿,约3%~5%患者因此而停药。对9605例临床观察表明,本品耐受性良性,其中7469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口服10 或20mg?d-1,疗程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7.6%,最常见的是头痛(2.7%)和踝关节水肿(2.1%)。本品不良反应多属于轻中度,且与血管扩张作用相关。
相互作用
与b-阻断剂同有协同作用。同时服用地高辛或西米替丁(高于800 mg/日)需注意观察。慎与酮康唑、伊曲康唑、红霉素、氟西汀、利福平、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环孢素、胺碘酮、奎尼丁、某些苯二氮类,如地西泮和咪达唑仑、普奈洛尔和美托洛尔同时服用。慎与抗惊厥药,如苯妥英或卡马西平同时服用。西柚汁可增强本品的作用,应避免同时使用。服用本品时应戒除或严格限制含酒精饮料的摄入。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为10mg,qd,至少在饭前15min口服,必要时2周以后增至20mg,qd。
注意事项
对二氢吡啶类过敏者禁用;左心室传出通道阻滞、未经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严重肾脏或肝脏疾病、以及在一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塞的患者禁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高龄妇女 ;18岁以下患者不得服用禁用。
本品生物利用度不受年龄和肝硬化的影响,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本品与药酶抑制剂,如酮康唑、依曲康唑、红霉素、氟西汀;或药酶诱导剂如苯妥英、依曲康唑、红霉素、氟西汀;及药酶底物如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环孢素、胺碘酮、奎尼丁、地西泮、咪达唑仑、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合用时应谨慎。此外,本品也不能与葡萄柚汁合用,以免因血药浓度升高而产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