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词典 C> 氯米芬

氯米芬

产品名称: 氯米芬
CAS Registry Number: 911-45-5
EINECS: 213-008-6  
别名: 氯米芬; N,N-二乙基-2-[4-(1,2-二苯基-2-氯乙烯基)苯氧基]乙胺;
分子结构:
分子式: C26H28ClNO
分子量: 405.96
密度:  1.104g/cm3
沸点:  509°Cat760mmHg
闪点:  261.6°C
折射率:  1.588
安全声明:  Poison by intraperitoneal route. Moderately toxic by ingestion. Experimental teratogenic data. Human systemic effects by ingestion: dermatitis. Human reproductive effects by unspecified routes: death of fetus, stillbirth, and poor viability. Human teratogenic effects by unspecified routes include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rdiovascular system,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and urogenital system. Other experimental teratogenic and reproductive effects. Questionable human carcinogen producing spinal cord and skin tumors.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very toxic fumes of Cl and NOx.

其他产品

氯米芬相关信息

概况

  主要成分:氯米芬。
  性状:片剂,胶囊剂。
氯米芬

氯米芬

  功能主治:具有较强的抗雌激素作用和较弱的雌激素活性。低剂量能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诱发排卵;高剂量则明显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对男性则有促进精子生成的作用,对少精症有效。
  用法及用量:口服:有月经者自经期第5日开始每日1次50mg,连服5日;无月经者任意1日开始,每日1次50mg,连服5日。一般在服药后7日左右排卵,3周后自然行经。连服3个周期为1疗程。闭经病人可先用黄体酮(肌注每日1次20mg)或人工周期(己烯雌酚每日1次1mg,连服20日,以后每日加黄体酮10mg肌注,每日1次)催经,在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服用本品。每日剂量不宜超过100mg。用于男性不育症,每日1次25mg,连服25日为1疗程。停药5日后,重复服用,直至精子数达到正常标准,一般3~12个月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和注意:
氯米芬

氯米芬

  1. 可有面部潮红、恶心、头晕、乏力、腹胀、乳胀、皮疹、肝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停药可消失。使用本品的禁忌症。
  2. 剂量过大,可引起卵巢肥大。
  3. 视力模糊和闪烁盲点与剂量有关,停药可逆转。
  规格:片剂:每片50mg。胶囊剂:每胶囊50mg。
  生产厂家: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其它:
  1
氯米芬

氯米芬

.治疗男性不育症时,服药前必须进行精液检查、内分泌检查以及睾丸活检,以确定不育原因主要在于精子数量减少;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精液常规和睾酮水平;服药后一般经2~3个月始能生效。用药原则是低剂量、长疗程,要注意高剂量会抑制精子的发生。
  2.对男性无精子病人,除睾丸活检证明尚有精子发生外,一律不得使用。
  3.肝病、肾病、卵巢囊肿及其它妇科肿瘤病人忌用。服药后有严重过敏反应者应停用。
  4.视觉异常应作为使用本品的禁忌症。

基本资料

  药物名称:氯米芬
垂体

垂体

  英文名称:Clomifene
  药物别名:氯米芬、克罗米芬、氯底酚胺、让追、舒经芬
  英文别名:Clomid、Clomiphene
  药品类别:促性激素类药
  规格:胶囊剂:50mg/粒。片剂:50mg/片

药物简述

  氯米芬为非甾体化合物,对实验动物有微弱的雌激素活性,而在人体则有抗雌激素活性作用,可刺激排卵。具有较强的抗雌激素作用和较弱的雌激素活性。低剂量能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诱发排卵;高剂量则明显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对男性则有促进精子生成的作用,对少精症有效。

药理作用

  本品为非甾体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雌激素作用和较弱的雌激素活性。低剂量能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
氯米芬

氯米芬

素,从而诱发排卵;高剂量则明显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对男性则有促进精子生成的作用,用于治疗少精症有效。常用制剂是由顺式异构体(约38%)和反式异构体(约62%)组成,其中顺式诱导排卵作用更强,达血浓度峰值时间较迟,消除较慢,给药后2小时,顺式和反式的血浆浓度为1:1,24小时后则为6:1。

动力学

  口服可吸收。血浆t1/2约5d。在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和原形药物缓慢通过胆汁从粪便中排出,有肠肝循环。一次口服后6周,粪便中仍可查出微量。顺式异构体的吸收较反式异构体差,而消除较快。本品亦可促进男性性腺激素的分泌,提高血清睾丸酮浓度,增加精于数目及其活力,使不育症男子产生精子。

适应症

  临床用于避孕药引起的闭经及月经紊乱。对无排卵型不育症、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等亦有一定疗效。对经前紧张症、溢乳症可改善症状。尚用于精子缺乏的男性不育症;对并有精索静脉曲张者,在静脉切除术后一年仍不生育,则可用本品治疗。对原发性垂体或卵巢功能衰竭引起的不育症无效。

用法用量

  口服:有月经者自经期第5天开始每日1次50mg,连服5天;无月经者任意1天开始,每日1次50mg,连服5
子宫

子宫

天。一般在服药后7天左右排卵,3周后自然行经。连服3个周期为一疗程。闭经患者可先用黄体酮(肌注每日1次20mg)或人工周期(已烯雌酚每日1次1mg,连服20天,以后每天加黄体酮10mg肌注,每日1次)催经,在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服用本品。每日剂量不宜超过100mg。用于男性不育症,每日1次25mg,连服25天为一疗程。停药5天后,重复服用,直至精子数达到正常标准,一般3~12个月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出现一般与所用剂量有关。常见的有卵巢肿大和囊肿形成、面部潮红(与绝经期综合征相似)、腹部和盆腔不适或疼痛。此外,还有乳胀、体重增加、头晕、尿量增加、短暂的视觉模糊、过敏性皮疹、可逆性脱发、失眠、精神抑郁和肝功能异常。氯米芬可使多胎发生率增加。先天性有缺陷的婴儿亦增加如Down、综合征,但发生率并不比用其他方法解决妇女不育症为高。用药前应调查不育的原因,一旦受孕应即停药。肝病及未经查清的子宫出血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肾

  (1) 可见有面部潮红、恶心、头晕、乏力、腹胀、乳胀、皮疹、肝功能障碍等,停药可消失。
  (2) 治疗男性不育症时,服药前必须进行精液检查、内分泌检查以及睾丸活检,以确定不育原因主要在于精子数量减少;用药期内要定期检查精液常规、FSH和睾酮水平;服药后一般经2~3个月始能生效。用药原则是低剂量、长疗程,要注意高剂量会抑制精子的发生。
  (3) 对男性无精子患者,除睾丸活检证明尚有精子发生外,一律不得使用。
  (4)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卵巢囊肿及其他妇科肿瘤患者禁用。服药后有严重过敏反应者应停用。

胶囊制剂

  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抗性激素药。本品刺激排卵的机制尚不完全明了。由于本品对雌激素有弱的激动与强
精子进入卵泡

精子进入卵泡

的拮抗双重作用,刺激排卵可能是在下丘脑部位,首先拮抗占优势,通过竞争性占据下丘脑雌激素受体,干扰着内源性雌激素的负反馈,促使黄体生成激素与促卵泡生成激素的分泌增加,继之刺激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后,雌激素的释放量增加,通过正反馈激发排卵前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达峰值,于是排卵,治疗男性不育可能与FSH和LH升高以及促进精子生成有关。口服后经肠道吸收,进入肝血流循环。T1/2一般为5-7天。本品在肝内代谢。随胆汁进入肠道,然后自粪便排除,部分经肝肠循环再吸收。
  不良反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肿胀、胃痛、盆腔或下腹部痛(卵巢增大或囊肿形成或卵巢纤维瘤增大、较明显的卵巢增大,一般发生在停药后数天)。2.较少见的有:视力模糊、复视、眼前感到闪光、眼睛对光敏感、视力减退、皮肤和巩膜黄染。3..下列反应持续存在时应予以注意:潮热、乳房不适、便秘或腹泻、头昏或晕眩、头痛、月经量增多或不规则出血、食欲和体重增加、毛发脱落、精神抑郁、精神紧张、好动、失眠、疲倦、恶心呕吐、皮肤红疹、过敏性皮炎、风疹块、尿频等,也可有体重减轻。国外有极个别发生乳腺癌、睾丸癌的报告。
  注意事项:
  1.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可致畸胎。在用药期间应每日测量基础体温,以监测患者的排卵与受孕,
球蛋白

球蛋白

一旦受孕立即停药。
  2.多囊卵巢综合征慎用。
  3.用药期间按需进行下列测定:
  1)促排卵激素(FSH)及促黄体生成激素(LH);
  2)长期用药者测定血浆内24-去氢胆固醇含量,查明用药对胆固醇合成有无影响。
  3)血浆内的皮质激素传递蛋白含量。
  4)血清甲状腺素含量。
  5)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含量。
  6)磺溴酞钠(BSP)肝功能实验。
  7)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含量(可能增多)。
  4.用药期间须注意检查:每一疗程开始前须正确估计卵巢大小;每天测量基础体温、必要时测定雌激素及血清孕酮水平;测尿内孕二醇含量,判断有无排卵;治疗前须测定肝功能,治疗1年以上者,须进行眼底及裂隙灯检查;用药中若出现视力障碍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相应检查。动物实验有致畸作用和胎儿毒性,孕妇禁用。

片剂制剂

  枸橼酸氯米芬片:口服每日50mg,共5日。自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服药。若患者系闭经,则应先用黄体酮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始服用。患者在治疗后有排卵但未受孕可重复原治疗的疗程,直到受孕,或重复3-4个疗程。若患者在治疗后无排卵,在下一次的疗程中剂量可增加到每日100mg,共5日。个别患者药量可达每天150mg时,才能排卵。
  不良反应:
  (1) 可见有面部潮红、恶心、头晕、乏力、腹胀、乳胀、皮疹、肝功能障碍等,停药可消失。
  (2) 治疗男性不育症时,服药前必须进行精液检查、内分泌检查以及睾丸活检,以确定不育原因主要在于精子数量减少;用药期内要定期检查精液常规、FSH和睾酮水平;服药后一般经2~3个月始能生效。用药原则是低剂量、长疗程,要注意高剂量会抑制精子的发生。
  (3 )对男性无精子患者,除睾丸活检证明尚有精子发生外,一律不得使用。
  (4)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卵巢囊肿及其他妇科肿瘤患者禁用。服药后有严重过敏反应者应停用。

诱发排卵

  成熟卵泡发育到一定阶段,明显地突出于卵巢表面,随着卵泡液的激增,内压的升高,使突出部分的卵巢组织愈来愈薄,最后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这一构成称排卵。
  在排卵(ovulation)前,初级卵母细胞完成第1次减数分裂,产生次级卵母细胞和第1极体。次级卵母细胞
卵泡

卵泡

随即进入第2次减数分裂,停止在分裂中期。一般每28~35d排卵1次,两个卵巢轮流排卵,正常排卵出现在下次月经前的第14d。
  排卵机制:
  (1)卵泡壁张力降低。排卵前,脑垂体分泌LH升高,LH可促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后者促使卵巢合成多种酶,使成熟卵泡顶部组织的胶原纤维之间起黏合作用的蛋白多糖变性,卵泡壁张力降低。
  (2)酶溶解卵泡壁。现已证明,卵泡液中有蛋白水解酶、淀粉酶、胶原酶、透明质酸酶等,因此认为排卵是由于上述酶使卵泡壁溶解破裂,引起排卵。
  (3)与前列腺素有关。LH可促进颗粒细胞合成前列腺素,在接近排卵时成熟卵泡中PG含量呈进行性升高。PG2α可促进卵泡周围间质内的平滑肌纤维收缩,卵泡破裂排卵。
  排卵监测:卵巢排卵可用间接方法进行监测。
  (1)基础体温监测:基础体温是指清晨不活动时的体温,在排卵前期一直较低,排卵后即明显增高约0.2~0.5℃,一直持续到月经来临。BBT呈双相:提示有排卵,
脂蛋白

脂蛋白

绝经期妇女或摘除卵巢的妇女无双相。BBT呈单相:提示可能无排卵。
  (2)宫颈黏液监测: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宫颈不分泌黏液,外阴也十分干燥。此后宫颈分泌少量粘稠而不透明的黏液。到排卵即将发生前,随雌激素高峰的出现,宫颈黏液变得稀薄、透明、清亮,量也增多,称为生育型黏液。
  (3)超声显像监测(B超)。一般在月经周期第10天开始监测,观察卵泡直径的变化,在排卵前4天的卵泡直径平均每日约增3mm,在排卵前卵泡成熟约17~25mm,排卵后卵泡消失,连续监测可见在排卵前卵泡不断长大,当最大的卵泡消失时,提示发生排卵。(此方法可靠,但需连续监测,费用高)。每次月经周期中成熟卵巢泡逐渐靠近表面并破裂,内含的成熟卵细胞与其周围的放射冠等一起被排入腹腔,这一过程称为排卵。

刺激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调节脊椎动物性腺发育,促进性激素生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如垂体前叶分泌
下丘脑

下丘脑

的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两者协同作用,刺激卵巢或睾丸中生殖细胞的发育及性激素的生成和分泌;人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促进妊娠黄体分泌孕酮。怀孕初期尿中即可出现HCG,于妊娠两个月时达高峰,临床常以此作为妊娠指标。 垂体促性腺激素的生成和释放受下丘脑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的直接调控。LH与FSH的靶腺产物――性激素反过来也可影响垂体或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因此LH-RH、LH与FSH以及性激素的分泌相互制约,起伏颇有节奏。LH又称促间质细胞激素(ICSH),因为它作用于睾丸的间质细胞,刺激雄性激素的生成和分泌。LH对雌性动物卵巢的主要作用为选择性诱导排卵前的个别卵泡迅速长大,待LH的分泌达高潮时,触发排卵并使排卵后的卵泡壁转化为黄体及分泌孕酮。
  FSH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卵巢中卵泡的生长和发育,在雄性则促进睾丸曲细精管中精子的生成。从动物垂体制取的促性腺激素,已广泛应用于畜牧、水产业,但对人类无效。从孕妇尿中可制取HCG,或从绝经期妇女尿中提取LH与FSH的混合制剂,简称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性功能减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