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伯氨喹是用于防止疟疾复发与传播的抗疟药。 【中文名称】伯氨喹,伯喹,伯氨喹林
【英文名称】Primaquine
【分子式】C15H21N3OH3。
【结构式】此结构式为伯氨喹磷酸盐
【分子量】 259.3

【化学名称】化学名:N4-(6-甲氧基-8-喹啉基)-1-戊二胺。
【性状描述】 粘性液体。沸点175-179℃(0.0266kPa),溶于醚。医学上常用其磷酸盐制剂,其磷酸盐(C15H21N3O?2H3PO4)为橙红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97-198℃。不溶于氯仿或乙醚,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反应。无臭,味苦。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伯氨喹抗疟作用机制尚未明了。该药在体内转化为有抗疟活性的喹啉二醌,其结构与辅酶Q相似,能抑制辅酶Q的活性,阻断疟原虫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疟原虫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另外,伯氨喹的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可干扰NADP还原,从而影响红细胞外期疟原虫的代谢和呼吸而导致死亡。临床应用
本品与扑疟喹同属8-氨基喹啉类衍生物,对红细胞外期与配子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为阻止复发、中断传播的有效药物。伯氨喹对间日疟红细胞外期迟发型子孢子(休眠子)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与血液裂殖体杀灭剂(如氯喹)合用,能根治良性疟,减少耐药性的发生。能杀灭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阻止各型疟疾传播。对红细胞内期无效,不能控制疟疾临床症状的发生。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完全,2~3h内血药浓度达峰值,约为约153ng/ml;消失也快,8小时后血中残存量很少。必须每日用药。半衰期约3~8h,Vd为205L。广泛分布于组织,肝脏中浓度较高。大部分在肝脏代谢,其主要代谢物为6―羟衍生物,代谢物排泄较慢,半衰期达22~30h,仅小部分以原形从尿排泄,排出量仅为口服量的1%左右。用法和用量
1.根治间日疟:每日口服26.4mg,连服14日;或每日服39.6mg,连服8日。服此药前三日,同服氯喹,或在第一、二日同服乙胺嘧啶。 2.控制疟疾传播:配合氯喹等治恶性疟时,每日服26,4mg,连服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