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词典 C> 头孢地嗪钠

头孢地嗪钠

产品名称: 头孢地嗪钠
CAS Registry Number: 86329-79-5
别名: 头孢地嗪钠;(6R,7R)-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3-[[(5-羧甲基-4-甲基-2-噻唑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二钠盐;
分子结构:
分子式: C20H18N6Na2O7S4
分子量: 628.64

其他产品

头孢地嗪钠相关信息

头孢地嗪简介

头孢地嗪钠

头孢地嗪钠

  头孢地嗪是德国赫司特公司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免疫增强功能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英文商品名:Modivid,中文商品名:莫敌威,英文化学名:Cefodizime,中文化学名:头孢地嗪。头孢地嗪对免疫应答有增强反应,在动物模型及人的体内外研究中显示该药可激活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活性及杀菌率。在体内,头孢地嗪可延长感染动物的存活率,包括耐药菌感染或实验性免疫受损动物的存活率。
  在大多数病人中也可观察到本药对免疫系统的增强效应,无任何证据表明本药的治疗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降低。
  头孢地嗪是第三代非肠胃使用头孢菌素。头孢地嗪与敏感菌中参与细胞壁合成的蛋白具有高度亲和力。头孢地嗪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包括大部分与临床有关的革蓝氏阳性菌、革蓝氏阴性菌、需氧菌及压氧菌。头孢地嗪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不敏感,头孢地嗪在体外对以下病菌有效:金黄色葡萄菌(耐新青酶菌株例外)、肺炎链球菌、链球菌属、奈瑟氏淋球菌(包括产生青霉素酶的菌株)、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卡它氏Branhamlla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柠檬酸细菌属、克雷白氏菌、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普罗维登斯菌、莫尔加民氏摩根氏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及棒状杆菌。对头孢地嗪有不同敏感性的致病菌为凝杆菌属、肠杆菌属、表皮葡萄糖、灵杆菌。对头孢地嗪不敏感的的细菌为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粪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司特氏菌、支原体及衣原体。
  头孢地嗪的血清蛋白结合率为88%,肾功能正常时的血清半衰为2.5小时。
  头孢地嗪进入机体后很快分布到体液及组织中,在局部浓度增高,并超过抑制大多数致病菌所需的有效浓度。
  头孢地嗪大部分以非代谢形式经肾排出。
  [中国药房 1995年第6卷第2期]
  【通用名】头孢地嗪
  【商品名】,莫敌、康丽能、高德
  【外文名】Cefodizime ,Neucef, Modivid Cefalotin Sodium for Injection

作用与用途

头孢地嗪钠

头孢地嗪钠

  本品为半合成第三代头孢霉素,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头孢菌素酶和青霉素酶极稳定。临床主要用于链球菌属、肺炎球菌等敏感菌所致的肺炎、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淋菌性尿道炎、胆囊炎、胆管炎、妇科感染、败血症及中耳炎等。

剂量与用法

头孢地嗪钠

头孢地嗪钠

  成人肌内或静脉注射,1次0.5~1g,每6小时1次。严重感染病人的一日剂量可加大至6~8g。预防手术后感染可于术前0.5~1小时用1~2g,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者可于手术期间给予1~2g,根据病情可于术后每6小时1次,术后24小时内停药。如为心脏手术、人工关节成形术等,预防性应用可于术后维持2天。成人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2g。
  小儿每日按体重50~100mg/kg,分4次给药。1周内的新生儿为每12小时按体重20mg/kg;1周以上者每8小时按体重20mg/kg。
  肾功能减退病人应用本品须适当减量。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25ml/分、50ml/分和80ml/分时,每6小时给予的剂量分别为0.5g、1g、1.5g和2g。无尿病人每天的维持剂量为1.5g,分3次给药。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能有效地清除本品,透析期间为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应每6~12小时给予1g。
  配制肌内注射液:1g本品加4ml灭菌注射用水使溶解。作静脉注射时可将1g本品溶于10ml灭菌注射用水、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的溶液于3~5分钟内徐缓注入。供静脉滴注时,先将4g本品溶于20ml灭菌注射用水中,然后再适量稀释。腹腔内给药时,一般每1000ml透析液中含头孢噻吩钠60mg。治疗腹膜炎或腹腔污染后应用头孢噻钠的浓度可达0.1%~4%。

副作用

  主要为过敏性皮疹、荨麻疹等,对青霉素过敏者或过敏体质者慎用。 与氨基糖甙类合用时应注意观察肾功能。

规格

  肌注制剂:0.25g/瓶,0.5g/瓶。 供静脉用注射剂:1.0g/瓶,2.0g/瓶。

药物间相互作用

头孢地嗪钠

头孢地嗪钠

  1.与丙磺舒合用可延迟本品的排泄。
  2.本品可加强具有潜在肾毒性药物的毒性作用,如与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环孢素、顺铂、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或粘菌素同时或先后使用时,应密切监测肾功能。
  3.可用1%利多卡因溶解,以减轻肌注时疼痛。
  4.与下列药物有配伍禁忌:硫酸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盐酸金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土霉素、粘菌素甲磺酸钠、硫酸多粘菌素B、葡萄糖酸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林可霉素、磺胺异?唑、氨茶碱、可溶性巴比妥类、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盐酸苯海拉明和其他抗组胺药、利多卡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哌甲酯、琥珀胆碱等。偶亦可能与下列药品发生配伍禁忌:青霉素、甲氧西林、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苯妥英钠、丙氯拉嗪、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水解蛋白。
  5.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等强利尿药,卡氮芥、链佐星(streptozocin)等抗肿瘤药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本品合用有增加肾毒性的可能。
  6.克拉维酸可增强本品对某些因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对之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

药理毒理

  本品主要对多种G+菌和G-菌和厌氧菌有效。体外试验表明,本品对以下病原菌敏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包括对甲氧苯青霉素耐药菌株),链球菌属,肺炎球菌,淋病奈瑟菌(包括产内酰酶的菌株),脑膜炎奈瑟菌,卡他布兰汉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椽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普鲁威登菌属,摩氏摩根氏菌,嗜血流感杆菌,棒状杆菌属。本品对大多数细菌产生的内酰胺酶稳定。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孕妇初3个月内及乳母忌用,孕妇慎用。

不良反应

头孢地嗪钠

头孢地嗪钠

  1.过敏反应: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药物热和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急性过敏反应。
  2.对胃肠道的影响:恶心、呕吐和腹泻。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最初几周内,如出现严重的持续性腹泻,应考虑有伪膜性肠炎的可能。
  3.对肝功能的影响;血清肝酶(SG0T、SGPT、γ-GT、ALP、LDH)及胆红素升高。
  4.血液成分的改变:可能发生血小板计数减少,嗜酸粒细胞计数增加,极少见溶血性贫血,疗程超过10天时应监测血象。
  5.肾脏:少数情况下,可见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暂时性升高。
  6.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炎症反应和疼痛。

注意事项

头孢地嗪钠

头孢地嗪钠

  1.本品溶解后应尽早使用,室温下保存不超过6小时,2~8℃冰箱中不得超过24小时。
  2.在葡萄糖溶液中不能长期保持稳定,应立即注射。
  3.不易溶于乳酸钠溶液中;不能与其它抗生素在同一溶液内混合。
  4.与青霉素或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交叉过敏的可能。
  5.儿童中使用本品尚无临床经验。
  6.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7.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停止注射,保留静脉插管或重新建立静脉插管,保持病人卧位,双腿抬高,气道通畅;紧急时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继而给予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如250~1000毫克甲基强的松龙,可重复给药,随后静脉注射容量代用品;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吸氧、抗组胺药等治疗措施。

药代动力学

头孢地嗪钠

头孢地嗪钠

  肌内注射本品0.5g和1g后,血药峰浓度(Cmax)于30分钟后到达,分别为10mg/L和20mg/L,4小时后血药浓度迅速下降。同时口服丙磺舒可使本品血药峰浓度提高近3倍,血药浓度维持时间亦较久。静脉注射1g后15分钟血药浓度为30~60mg/L,24小时内连续静脉滴注12g,血药浓度波动于10~30mg/L。
  本品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在肾皮质、胸水、心肌、横纹肌、皮肤和胃中浓度较高,肾组织中浓度接近血药浓度,其余组织中的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1/3左右,在支气管分泌物、前列腺可达血药浓度的25%。头孢噻吩甚易进入炎性腹水中。本品在肝和脑组织中的浓度甚低,亦很难渗透至正常脑脊液。在细菌性脑膜炎病人的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1%~10%。胆汁中药物浓度低于同期血药浓度。在骨组织中浓度甚低。本品可透过胎盘,胎儿血循环中药物浓度约为母体血浓度的10%~15%。乳汁中浓度约为血中浓度的30%。本品蛋白结合率50%~65%,血消除半衰期(t1/2b)为0.5~0.8小时,肾功能减退时可延长至3~8小时,出生1周内新生儿的t1/2b为1~2小时。约60%~70%的给药量于给药后6小时内自尿中排出,其中70%为原形,30%为其代谢产物。头孢噻吩可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清除,两者的清除率分别为50%~70%和50%。

头孢地嗪

头孢地嗪钠

头孢地嗪钠

  头孢地嗪是德国赫司特公司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免疫增强功能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英文商品名:Modivid,中文商品名:莫敌威,英文化学名:Cefodizime,中文华学名:头孢地嗪。头孢地嗪对免疫应答有增强反应,在动物模型及人的体内外研究中显示该药可激活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活性及杀菌率。在体内,头孢地嗪可延长感染动物的存活率,包括耐药菌感染或实验性免疫受损动物的存活率。
  在大多数病人中也可观察到本药对免疫系统的增强效应,无任何证据表明本药的治疗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降低。
  头孢地嗪是第三代非肠胃使用头孢菌素。头孢地嗪与敏感菌中参与细胞壁合成的蛋白具有高度亲和力。头孢地嗪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包括大部分与临床有关的革蓝氏阳性菌、革蓝氏阴性菌、需氧菌及压氧菌。头孢地嗪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不敏感,头孢地嗪在体外对以下病菌有效:金黄色葡萄菌(耐新青酶菌株例外)、肺炎链球菌、链球菌属、奈瑟氏淋球菌(包括产生青霉素酶的菌株)、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卡它氏Branhamlla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柠檬酸细菌属、克雷白氏菌、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普罗维登斯菌、莫尔加民氏摩根氏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及棒状杆菌。对头孢地嗪有不同敏感性的致病菌为凝杆菌属、肠杆菌属、表皮葡萄糖、灵杆菌。对头孢地嗪不敏感的的细菌为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粪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司特氏菌、支原体及衣原体。
  头孢地嗪的血清蛋白结合率为88%,肾功能正常时的血清半衰为2.5小时。
  头孢地嗪进入机体后很快分布到体液及组织中,在局部浓度增高,并超过抑制大多数致病菌所需的有效浓度。
  头孢地嗪大部分以非代谢形式经肾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