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作用
该品甲氧苄啶抑制叶酸代谢
药物分析
方法名称:甲氧苄啶原料药―甲氧苄啶的测定―非水滴定法 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甲氧苄啶原料药中甲氧苄啶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甲氧苄啶原料药。 方法原理:供试品加冰醋酸,温热溶解后,放冷至室温,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甲氧苄啶的含量。 试剂:1. 冰醋酸 2.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3. 结晶紫指示液 4.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1.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须用水分测定法测定本液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醋酐调节至本液的含水量为0.01%~0.2%。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2.结晶紫指示液 取结晶紫0.5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 操作步骤:精密称取供试品约0.2g,加冰醋酸20mL,温热使溶解,放冷至室温,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9.03mg的C14H18N4O3。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一部,p.117。适应症
常与磺胺药合用(多该品适用于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
成人口服、肌注或静注的剂量为100~200mg/次,2次/d;儿童每次2、5~5mg/kg,2次/d。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头痛、瘙痒、皮疹等多见,较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发生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或贫血,另外该品经动物试验证明具有致畸作用,因此妊娠妇女应避免使用,授乳期妇女也应慎用,肝肾功能受损害者也应慎用。注意事项
1、服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血尿、药物过敏、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2、较长期服用(超过15~20日)或按较大剂量连续用药时,应注意血象变化。 3、孕妇禁用。早产儿、新生儿避免使用。 4、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病(如白细胞减少;用小板减少、紫癜症等)禁用。片剂制品
药理作用
甲氧苄啶(TMP)属抑菌剂,为亲脂性弱碱,化学结构属乙胺嘧啶类。其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均具有抗菌活性,对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的抗菌作用不明显,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该品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主要为选择性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而合成叶酸是核酸生物合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该品阻止了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甲氧苄啶片剂制品
动力学
该品口服后吸收完全,约可吸收给药量的90%以上,血药峰浓度(Cmax)在给药后l~4小时到达,口服0、1g后高峰血药浓度约为lmg/L。该品吸收后广泛分布至组织和体液,在肾、肝、脾、肺、肌肉、支气管分泌物、唾液、阴道分泌物、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液中的浓度均超过血药浓度。该品可穿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膜无炎症时脑脊液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30%~50%,炎症时可达50%~l00%。TMP亦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胎儿循环中药物浓度接近母体血药浓度。乳汁中该品浓度接近或高于血药浓度。房水中药物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1/3。该品表观分布容积为1、3~1、8L/kg;蛋白结合率为3O%~46%;血消除半衰期(T1/2a)为8~10小时,无尿时可达2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各器官
适应症
该品可用于对其呈现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某些肠杆菌属和腐生葡萄球菌等细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病例。该品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无效。目前该品很少单用,一般均与磺胺药,如磺胺甲恶唑或磺胺嘧啶联合用药。用法用量
治疗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0、lg,每12小时1次或一次0、2g,一日1次,疗程7~10日。肾功能损害成人患者需减量应用。肌酐清除率>30ml/min(0、5ml/s)时仍用成人常用量;肌酐清除率为15~30ml/min(0、25~0、5ml/s)时,每12小时服50mg;肌酐清除率<15ml/min(0、25ml/s)时不宜用该品。不良反应
1、由于该品对叶酸代谢的干扰可产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高铁血红蛋白性贫血。一般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系轻度,及时停药可望恢复,也可加用叶酸制剂。 2、过敏反应:可发生瘙痒、皮疹,偶可呈严重不良反应--高铁血红蛋白
使用禁忌
1、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2、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病患者(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紫癜症等)及对该品过敏者禁用。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应慎用:肝功能损害;由于叶酸缺乏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肾功能损害。 2、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周围血象检查,在疗程长、服用剂量大、老年、营养不良及服用抗癫痫药者易出现叶酸缺乏症,如周围血象中白细胞或血小板等已有明显减少则需停用该品。 3、该品可空腹服用,如有胃肠道刺激症状时也可与食物同服。 4、如因服用该品引起叶酸缺乏时,可同时服用叶酸制剂,后者并不干扰该品的抗菌活性,因细菌并不能利用已合成的叶酸。如有骨髓抑制征象发生,应即停用该品,并给予叶酸3~6mg肌注,每日1次,使用3日或根据需要用药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对长期、过量使用该品者可给予高剂量叶酸并延长疗程。 5、在无尿患者肝功能低下者慎用该品
过量处理
过量服用该品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神智不清、骨髓抑制等。逾量的处理: (1)洗胃。 (2)同时给尿液酸化药促进该品排泄。 (3)支持药物过量应进行洗胃
相互作用
1、骨髓抑制剂与该品合用时发生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机会增多。 2、氨苯砜与该品合用时,两者血药浓度均可升高,氨苯砜浓度的升高可使不良反应增多且加重,尤其是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发生。 3、该品不宜与抗肿瘤药、2,4-二氨基嘧啶类药物同时应用,也不宜在应用其他叶酸拮抗药治疗的疗程之间应用该品,因为有产生骨髓再生不良或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可能。 4、与利福平合用时可明显增加该品清除,血清半衰期缩短。 5、与环孢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 6、该品可干扰苯妥英的肝内代谢,增加苯妥英的T1/2达50%,并使其清除率降低30%。 7、与普鲁卡因胺合用时可减少普鲁卡因胺的肾清除,致普鲁卡因胺及其代谢物NAPA的血浓度增高。 8、与华法林合用时可抑制该药的代谢而增强其抗凝作用。磺胺类复合制剂
药理作用
该品系磺胺甲恶唑(SMZ)、磺胺嘧啶(SD)和甲氧苄啶(TMP)的复方制剂。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并具有协同抑菌或杀菌作用,对大多数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包括非产酶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均具有良好抗菌活性,近年来细菌对该品耐药性普遍存在,尤其如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的细菌,故目前临床上很少使磺胺类甲氧苄啶片
动力学
该品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易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该品主要经肾代谢。适应症
主要用于对该品敏感的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肠道感染、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中耳炎等。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量为:一次2片,一日2次,首次剂量加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程至少10~14日;尿路感染疗程7~10日;细菌性痢疾5~7日;急性中耳炎10日。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不良反应--黄疸发生
服用甲氧苄啶应同时服用碳酸氢钠
使用禁忌
1、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2、由于该品阻止叶酸的代谢,加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叶酸盐的缺乏,所以该病患者禁用该品。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该品。 4、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用该品。 5、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该品。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 2、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故有肝功能损害患者宜避免磺胺药的全身应用。 3、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如应用该品疗程长,剂量大时宜同服碳酸氢钠并多饮水.以防止此不良反应。治疗中至少每周检查尿常规2~3次,如发现结晶尿或血尿时给予碳酸氢钠及饮用大量水,直至结晶尿和血尿消失。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该品易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该品。肾功能减退患者不宜应用该品。 4、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 5、下列情况应慎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血卟啉症、叶酸缺乏性血液系统疾病、失水、艾滋病、休克和老年患者。 6、用药期间须注意:(1)周围血象检查,对疗程长、服用剂量大、老年、营养不良及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尤为重要。(2)治疗中定期尿液检查(每2-3日查尿常规一次)以发现长疗程或高剂量治疗时可能发生的结晶尿。(3)肝、肾功能检查。 7、每次服用该品时应饮用足量水分。服用期间也应保持充足进水量,使成人尿量每日至少维持在1200ml以上。如应用该品疗程长,剂量大量除多饮水外宜同服碳酸氢钠。 8、严重感染者应测定血药浓度,对大多数感染疾患者游离磺胺浓度达50~150μg/ml(严重感染120~150μg/ml)可有效。总磺胺血浓度不应超过200μg/ml,如超过此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9、不可任意加大剂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疗程,以防蓄积中毒。 10、由于该品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妨碍B族维生素在肠内的合成,故使用该品超过一周以上者,应同时给予维生素B以预防其缺乏。 11、如因服用该品引起叶酸缺乏时,可同时服用叶酸制剂,后者并不干扰TMP的抗菌活性,因细菌并不能利用已合成的叶酸,如有骨髓抑制征象发生,应即停用该品,并给予叶酸3~6mg肌注,一日1次,使用2日或根据需要用药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对长期、过量使用该品者可给予高剂量叶酸并延长疗程。 12、由于磺胺药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因此该类药物在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的应用属禁忌。1、磺胺药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至胎儿体内,动物实验发现有致畸作用。人类研究缺乏充足资料,孕妇宜避免应用。2、磺胺药可自乳汁中分泌,乳汁中浓度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50%~100%,药物可能对婴儿产生影响;磺胺药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新生儿中的应用有导致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可能。鉴于上述原因,哺乳期妇女暂停应用该品。老年患者应用磺胺药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机会增加。如严重皮疹、骨髓抑制和血小板减少等。因此老年患者宜避免应用,确有指征时需权衡利弊后决定。过量处理
磺胺血浓度不应超过200μg/ml,超过此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毒性增强。过量短期服用该品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头晕严重型药疹
相互作用
1、合用尿碱化药可增加该品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使排泄增多。 2、不能与对氨基苯甲酸合用,对氨基苯甲酸可代替该品被细菌摄取,两者相互拮抗。 3、下列药物与该品同用时,该品可取代这些药物的蛋白结合部位,或抑制其代谢,以致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发生毒性反应,因此当这些药物与该品同时应用,或在应用该品之后使用时需调整其剂量。此类药物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血糖药、甲氨蝶呤、苯妥英钠和硫喷妥钠。 4、与骨髓抑制药合用可能增强此类药物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如确有指征需两药同用时,应严密观察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 5、与避孕药(雌激素类)长时间合用可导致避孕的可靠性减少,并增加经期外出血的机会。 6、与溶栓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大其潜在的毒性作用。 7、与肝毒性药物合用时,可能引起肝毒性发生率的增高。对此类患者尤其是用药时间较长及以往有肝病史者应监测肝功能。 8、与光敏药物合用时,可能发生光敏作用相加。 9、接受该品治疗者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增加。 10、不宜与乌洛托品合用,因乌洛托品在酸性尿与甲氨蝶呤合用应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