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文别名:高粗榧碱,后哈莫林通碱,高俣林通碱。 外文名:Homobarringtonie。 外文缩写:HHRT。分子式:C29H39NO9。
分子量: 545.6
CAS登录号: 26833-87-4
含量: 98%, 99%
功效:为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能使核糖体解聚,抑制蛋白质合成,使肿瘤细胞分裂指数减少,瘤组织核酸含量下降,临床主要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等。 也可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或无定形疏松固体;有引湿性;遇光色变深。本品在甲醇、乙醇或氯仿中易溶,在水或乙醚中微溶。熔点本品的熔点为143~147℃。
药理毒理
本品是从三尖杉属植物提出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酯碱,能抑制真核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使多聚核糖体解聚,干扰蛋白核体糖功能。本品对细胞内DNA的合成亦有抑制作用。有体外实验显示,本品对G1、G2期细胞杀伤作用最强,而对S期细胞作用较小。本品与阿糖胞苷、巯嘌呤等无交叉耐药性。体内过程
经肌肉注射或口服吸收慢而不完全,主要用于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后,骨髓内的浓度最高,肾肝、脾、心及胃、肠次之,肌肉及脑组织最低。在静脉注射2小时后,在各组织的浓度迅速下降,而在骨髓的浓度下降较慢,半衰期限3~50分钟,在体内的代谢较为活跃,主要在肝内进行。经肾脏及胆道排泄,少量经粪便排泄。在排出物中,原形药占1/3。给药后24小时内的排出量约点总量的50%,其中42.2%经尿排出,6.3%经粪便排出。临床应用
(1)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完全缓解率较HRT高。 (2)对慢性淋巴瘤等有效,对神经系统白血病亦有效。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成人每日1~4mg,缓慢滴注3小时,如血象无明显下降,可继续滴注40~60日。一般5~10日为1周期,间隔7~10日可重复;或间歇给药,每日4mg,4~6日为1周期,停药2周重复使用。小儿每日0.08~1.0mg/kg,40~60日为1疗程。 鞘内注射:每次0.3~0.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5ml,缓慢注入鞘内,5~7日1次,待脑脊液瘤细胞转阴后,改为每周1次,连用2次(用于脑膜白血病)。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本品对骨髓各系列的造血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对粒细胞系列的抑制较重,红细胞系列次之。心脏
禁忌证
孕妇、哺乳妇禁用,心脏病患者慎用,骨髓抑制患者、肝肾功能受损者、痛风及肾结石患者慎用。注意事项
(1)用药时应缓慢滴注,以减少心脏毒性,并应定期检查心电图、血像及肝功能。 (2)大剂量静脉推注可引起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故应采用缓慢滴注。 (3)老年患者使用本品应采用支持疗法,并随晨观察。滴注